于英涛:中国高科技产业之“痛”与“机会点”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受聘浙大管院启真实践教授。

发布时间:2020-10-12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214

近日,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兼新华三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受聘体育外围平台APP启真实践教授。聘任仪式后,他围绕“复杂国际形势下高科技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发表演讲。今日,让我们一起来来听听这位国内一流科技企业负责人对我国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体育外围平台APP院长魏江教授(左)为于英涛先生(右)颁发聘书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演讲,有删节)

1

高科技“不硬”背后,是基础科学“软”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国高科技产业之痛。

这个痛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芯片和软件体系。如果高科技产业是一座城市的话,芯片就是必须的电力能源。

那么芯片背后是什么?基础科学!

我们国家应用科学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的数学、物理、化学、工程,我们的基础科学是比较薄弱的。

我朋友的孩子上大学,问我上什么专业,大家第一思考的是毕业之后好不好找工作,工作挣不挣钱,挣钱多少,以这个为标准。

大部分同学选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等热门专业,有多少同学去选择数学、物理、化学这种基础科学?不多。但恰恰在基础科学领域,我们国家是落后的。没有基础科学,哪来的应用科学?“卡脖子卡”在哪?就是基础科学领域。

一说制造业,不少人嗤之以鼻,觉得制造业很Low,一说是搞机械的,总觉得比较土,比较Low

但是大家要知道,芯片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光刻机!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做得最好,那种精密程度,肯定是学机械、学数学的人做出来的,而不是学计算机和大数据的。

我们看一下ICT产业的技术堆栈,实际上就是三个方面:芯片、硬件、软件。

芯片是最底层的,我们的弱项。目前我们国家芯片进口超过3000亿美金;比石油的进口(每年超过2400亿美金)还要多;

硬件领域的服务器、网络,我们最强,在全世界所向皆靡;再往上,平台软件、操作系统、开发环境、数据库、中间件,相对需要提升,但应用软件我们做得不错。

2

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优势——工程师优势,大数据红利

那么,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总结了几点:第一,基础研发能力普遍薄弱;第二,力量分散,诸侯割据,全世界只有一个英特尔一个AMD,英特尔占95%AMD5%,而我国做CPU的,现在叫得出来名的是5家,这5家只在中国15%的市场自己和自己打;第三,软件应用生态严重不足;第四,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再加强。

劣势看上去不少,那我们还有优势吗?有,还很大!

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优势,工程师优势,大数据的红利。为什么我们国家有两个事情做的很好,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人工智能,它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为有了大数据,所以才能训练出人工智能。

我们中国人,一是勤奋,二是聪明,没有我们干不出来的事,而且我们国家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布局完整。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巨大的优势。

正是因为有这种优势,所以,短期看我们国家是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长期看都不是问题,反而会有好处,会倒逼我们把优势发挥得更好更快。

但是,要注意,我们在研发的道路上不能走错,不能踏空。我们要坚持双循环,坚持融入全球一体化,我们的自主创新绝不是关起门来搞研究。

人类的知识是不分国界的,我们要吸收人类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遵循国际惯例和市场法则,为人类进步做出更多中国贡献。

3

千载难逢!加速自主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应用

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路怎么走?

我们要看三大引擎:第一是应用,第二是创新,第三就是基础科学。

应用促进需求,创新满足应用,同时它们的底牌就是我们的基础科学。应用方面,中国很强大,技术创新,我们也比较强大,但基础科学我们就很弱。

所以,我一直说,我们在研发投入上有很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不足,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要给大学、科研机构增加投入,增加财政保证。

我重点想说机遇。我们要抓住当下的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加速自主技术的研发和生态建设与应用。

比如新基建的机遇。新基建是什么?新基建就是给老基建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就是老基建转型,就是让过去的传统“铁公基”插上信息化的翅膀,用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让传统基建更加人性化,效率更高,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说了很多技术,最后还要说一下价值观。做企业还是要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为基业常青打好坚实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文化一定是统领一切的,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没有一个好的基因,你的企业一定是做不大的。

新华三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我总结了下,叫“领航者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是八个字:客户、创新、激情、共赢。就是做事讲常识、合逻辑,遵循市场规律,做人守诚信,有担当。坚守知行合一,让科技创新能够真正的“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