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city啊!”“It's crazy!”“So amazing!”…最近,你是否经常在网上刷到或在大街上听到这些词?当前,一股名为“China travel”的热潮正向我们走来,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游客,正借着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东风”,纷纷来华旅游。
而这一来,不仅颠覆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还让他们爱上了中国。不少国际游客甚至在144小时后特意飞到周边国家绕一圈,只为再次入境中国,续上“沉浸式畅游中国”的美好旅程。
不仅如此,很多国际网红博主在国外网站上晒出他们在中国旅游的视频。据媒体报道,即便仅仅是晒晒美食和建筑的视频,只要带上“China travel”的标签,播放量也能达到几万甚至几百万,这些视频正刺激着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
曾经,受西方媒体抹黑影响,很多国际游客将中国视作落后、危险的地方,而如今,当他们亲眼见到真正的中国,“哇”声一遍一遍又一遍。
面对国际游客对中国的撒花式“夸赞”,以及“景点长满外国人”的现象,国内民众哭笑不得的同时深感振奋,因为“China travel”热潮终于可以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到真正的中国,还能推动中国文旅产业发展。
那么这股热潮对中国来说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之下,这股热潮能持续下去吗?如果能持续,我们该如何去承接这波“流量”,才能在提升国际形象的同时迎来文旅行业繁荣发展?如果不能持续,入境游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又如何?
近日,体育外围平台APP数智文旅研究团队成员、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副教授叶顺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发表了对“China travel”热潮的看法。同时,他在接受我们的补充采访时分析了“China travel”热潮带来的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在他看来,“China travel”热潮带给我们的机遇“很city啊”,但要抓住机遇,还需在“数智技术赋能”上下足功夫。本期【浙里热评】专题,听他对“China travel”热潮的理性分析与思考。
叶顺,体育外围平台APP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副教授
01
“China travel”是短期热潮还是长期趋势?它将成为中国入境游发展路上的重要事件
据我国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上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266.1%。
这些数据上的“增长”在叶顺看来,首先是我国为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所实施的免签政策等外交工作取得进展和国际环境局部改善的结果。
近年来,我国持续对免签国家“朋友圈”扩容,截止至2023年11月17日,已有54个国家的游客可享受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为国际游客来华提供了很大便利。
但最近入境游的突然爆火,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外网上大量带有“China Travel”标签的”网红”视频刺激。
“近期不少外国博主以‘China Travel’为关键词发布视频,是自媒体‘民间外交’的一个典型体现,对促进入境旅游发展而言有积极意义,而入境旅游本身作为文旅产品的‘出口’,对于拉动经济而言也有直接帮助。”
叶顺表示,“China Travel”热潮将对我国入境游行业与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动的当下,国际游客来华旅游可以增加东西方之间的了解与互信,让他们对中国制造与产业发展更有信心,因此从长远来看,这对稳定国际市场直接对华投资、促进中国行业与经济发展而言将是一大利好。
尽管“China Travel”热潮将带来多维度的“机遇”,但网络上也有人认为,“China Travel”的爆火不过是一种互联网现象,很快就会“冷却”甚至销声匿迹,那是否意味着它带来的这些机遇也很快就不复存在?“China Travel”究竟是短时期的热潮,还是长时期的趋势?
“这个问题得辩证来看。如果只是将‘China travel’看作一种互联网现象,热度的确很快会降下来,因为任何一种互联网现象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且周期较短。但若是将‘China travel’看作一种以中国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入境旅游模式,未来势必会成为长时期的趋势。”
叶顺说,这并非主观上的预测,而是结合中国文旅资源与经济发展优势所作的理性判断。
他解释道,“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文明古国具有丰富的文旅资源,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跨越多纬度的不同自然风貌及民俗风情等对国际游客而言极具吸引力;其次,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对全世界的潜在游客构成了新的吸引力。而当这两种吸引力叠加在一起,中国入境旅游崛起的趋势就会逐渐形成。”
在叶顺看来,如今“China travel”的爆火将加速这一趋势的形成,成为我国入境旅游崛起之路上的“重要事件”。
他说,“China travel”热潮所带来的启发,将有利于我们优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营销。
“看过他们在网上发布的短视频,我们会发现,平日里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旅亮点,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而他们所呈现的文旅亮点,我们或许常常忽略。这启发我们,要做好国际目的地旅游营销,需要调研与尊重受众的需求、品味与喜好,从国际游客的视角来确定我国文旅资源在入境游市场中的亮点与魅力。”
02
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如何防止流量“反噬”?充分运用数智技术做好管理预案
除了对行业与经济的积极意义,叶顺表示,“China travel”热潮的兴起,也将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到真正的中国。
“过去,国外公众长期受西方媒体所编造的‘信息茧房’和妖魔化宣传影响,对中国的认知非常有限,甚至对我国政府与民间口径传播出去的信息带有天然的不信任与偏见。而如今通过‘China travel’热潮下这些国外网红博主的视频拍摄,他们会更容易相信并改变偏见,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博主是‘自己人’,就像我们网购时更相信消费者点评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China travel”热潮对打破“信息茧房”、重塑国外公众对中国认知、建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而言大有裨益,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民间外交”的典型表现。
“以往我们说讲好‘中国故事’,这个讲故事的主体是我们的民众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而现在我们要让‘西方面孔’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可能将是我们‘民间外交’的一次革命。”叶顺补充说。
诚如叶顺所说,过去受一些外媒鼓吹中国环境脏乱差、治安不好、基础设施落后等假象影响,很多国际游客都觉得来中国旅游很危险。
而如今这群“惴惴不安”的外国游客在深度体验一番后直呼:中国确实“太不安全了”,一不小心就胖十斤——因为火锅、烤鸭、奶茶、烤串……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俗话说,“树大招风”,流量大了以后也可能暴露一些问题,如果不能承接好这波“流量”,也可能受到流量“反噬”。
比如网上爆红的“China travel”视频主要展现的是现代化建筑、便捷的交通、手机支付等,鲜少有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介绍,外国游客在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情况下观赏中国建筑等,很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偏差。
但在叶顺看来,如今出现的一些影响入境游体验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现实问题,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只要能在管理与数智技术运用上下足功夫,做好管理预案,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比如古人的画像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活化’,让古人 ‘开口讲话’,像李白的诗词就可以通过AI生成一个片段,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起他们探索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叶顺说,通过传统文化与数智科技的结合讲诉中国故事,是打破文化差异非常重要的渠道和手段,且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
事实上,如今国家正在通过数智技术赋能解决相关现实问题,比如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过去困扰国际游客的“支付”难题,通过数字人民币等为代表的技术手段赋能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国际游客支付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相信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问题也都可以利用数智技术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比如开发智能解说系统、人工智能驱动的翻译软件等数智应用;还有目前我国很多智慧景区都在发展的‘游购娱一站式服务’,都能带给国际游客很好的体验。”
03
入境游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故事”的讲述需要各方协同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必然会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消费、求学、创业和生活,由此看来,我国入境游市场未来前景广阔。
然而叶顺表示,尽管入境游市场未来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待起飞”阶段,尚未掀起真正的“高潮”。
“如果‘China travel’热潮真能掀起入境游小高潮,那对我们的政府与普通民众而言也会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因为一个城市怎样去服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这些国际游客,怎样才能让他们都满意,这是很大的考验,一旦他们不满意,拍摄大量负面视频吐槽服务质量或旅游产品,那对我国入境游市场将产生毁灭性打击。”
因此,叶顺从目的地管理、普通民众自我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
就目的地管理而言,我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受到国际游客追捧的城市,需要做好文旅管理预案。在管理过程中,除了充分运用数智技术提升服务的系统性,以数智技术赋能产品业态设计与创新,还需做好城市运营,把城市作为目的地打造,从形象定位、视觉传播、游客体验、配套服务、基本保障等多个层次做好运营工作。”
就普通民众而言,要有“东道主”意识和好客精神,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固化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如果短时间内涌入大批国际游客,且集中在少数旅游城市,很可能造成主客冲突,进而对目的地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就高校人才培养而言,要以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文旅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创造者,因为未来入境游行业需要承担的不只是带来经济价值,还应承担起国际外交与文化传播、交流的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出既懂专业技能,又懂数智技术,且拥有人文精神、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事实上,我们浙大体育外围平台APP近年来在各个办学项目的培养过程中都有相应设计,且在招生过程中也会设置多元化来源。比如我们‘文化与旅游产业管理MBA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很好地契合了未来入境旅游发展对‘产业融合’的需求,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如何以‘旅游+’和‘+旅游’来实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又懂得如何将数智技术与商业规律做结合,实现数智技术驱动下的文旅产品与业态创新,进而使文旅产业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播价值。”
此外,叶顺也表示,当前首先需要做的还是预测“China travel”热潮的未来走势,这也是目前他们团队正在做的研究。
“通过对杭州以及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观察,评估这波热潮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我们希望最终能得出一些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有所帮助的智库对策,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浙江改革开放窗口作用献力。”
同时,叶顺所在的浙大管院数智文旅研究团队在应天煜教授的带领下,还在做有关“如何从受众导向出发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的研究,相信在该团队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与“中国文化”将加速走进国际游客心中,让世界爱上中国。